以“人工智能+”行动推进现代化人民城市发展提质增效_焦点速看
时间:2025-09-20 18:25:33来源:光明日报


(资料图片)

随着技术加速迭代演进,人工智能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正深刻重塑城市要素配置方式、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和治理体系运行逻辑。日前印发的《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两个重要文件,分别就推动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细化、以“人工智能+”行动推进民生福祉等作出制度安排。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以“人工智能+”行动推进现代化人民城市发展提质增效,是主动适应城市发展新阶段、探索城市治理新手段的可行路径,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科技红利转化为民生福利和治理能力。

  以人工智能推进动能转换,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城市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具有颠覆性、通用性和互动性特征,能够赋能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进而激发城市创新活力。一方面,以人工智能培育创新生态,拓展传统产业边界。加速推进传统工业、农业、服务业能级跃升,“因城制宜”发掘数据资源、产业体系和应用场景资源,可以接续培育新基础设施、新技术体系、新产业生态、新就业岗位等创新生态要素,显著拓展传统产业边界。另一方面,以人工智能增强城市动能,催生新兴产业空间。依托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形成的丰富应用场景,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结合,可以催生智慧医疗、虚拟园区、无人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例如,人工智能催生出的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领域,正为城市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人工智能提升人居品质,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随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在医疗、教育、家居、养老等民生领域逐步落地,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新图景正加速形成。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需要寓人工智能于安居乐业之中,精准提升城市人居品质。对此,一方面,以人工智能技术搭建便利的物质需求通道,主动适应人口形势和社会需求结构变化,提高市政服务可及性,加快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另一方面,以人工智能技术提供舒适的精神需求产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织密人际关系、精神慰藉陪伴、养老托育助残、推进全民健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例如,通过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等场景的应用,提高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和效率。

  以人工智能驱动绿色转型,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绿色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共绘美丽城市生态治理新画卷,可以以人工智能赋能空天地海一体化绿色转型,强化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系统治理。一方面,以人工智能构建智能协同的精准治理模式,围绕大气、水、海洋、土壤、生物等多要素生态环境系统和全国碳市场建设等,提升人工智能驱动的监测预测、模拟推演、问题处置等能力,构建智能协同的精准治理模式。另一方面,以人工智能推动城市更新与绿色低碳高效协同,实现环境质量稳步改善、城市功能持续优化、民生品质同步提升的良性循环。例如,依托AI视觉和具身智能,使用垃圾分拣机器人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精准识别分类和回收处理,可以进一步巩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以人工智能夯实安全基础,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将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的重要抓手,标志着我国城市治理迈入数字化赋能与系统性重构的新阶段。新发展阶段,需要解决城市大规模增量扩张时期积累的一些重“面子”轻“里子”、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管护等问题,有效提升城市发展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一方面,健全多元共治格局,提升治理效能。以人工智能推进城市治理场景向平急结合、智能响应转变,治理重点向基层治理、精准精细、协同共治转变,治理模式向跨区域、跨空间、跨人机物交互转变,从而实现关口前移、源头治理,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另一方面,突出韧性导向,筑牢城市运行“生命线”。现代化人民城市“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需要推动城市发展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要主动利用数智技术,更加全面、精准地洞察城市运行状态和潜在风险,提高供水、排水、燃气、供热等城市生命线安全水平,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人工智能激活文化魅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培育城市文明,要在文化魅力的滋养下形成崇德向善的思想观念和文明风尚。以人工智能激活文化魅力,关键在于推动人工智能在繁荣文化生产、增强文化传播、促进文化交流中展现更大作为。一方面,以人工智能激活记忆空间,提升市民文化认同。历史文脉是城市身份认同的物质基础,运用三维扫描、知识图谱、生成式重建等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可以丰富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活化利用手段,进一步强化市民的情感认同。另一方面,以人工智能织密情感纽带,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更新,不仅仅是以新代旧,更需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纽带和文明接力作用,让无形的文化感召在有形的空间场所中被体验和传承,以情感纽带串联历史空间、文化空间、生活空间,实现文脉、人脉、城脉的内在统一,以独具特色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文明的生命力。

  以人工智能提升治理水平,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坚持把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系统谋划,寓智慧治理于高水平公共服务之中,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方面,要“强筋健骨”,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城市运行数据的深度分析和模拟预测,为城市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打造重心下移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实现对问题的快速发现、智能分类、高效流转,对潜在风险的提前预警和防范,推动城市治理从传统的经验治理向数据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从单一事件处置向系统韧性提升转变。另一方面,要“舒筋活络”,不断提升治理能力。构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通过完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和多场景应用,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公共服务“一网通享”。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手段,对交通流量进行精准预测、智能调度以及自动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城市交通的智能化水平。

标签:

  • 上一篇文章: 这些年轻人为何偏爱“租赁消费”?
  • 下一篇文章: 最后一页
  • 最新
  • 以“人工智能+”行动推进现代化人民城市发展提质增效_焦点速看

    随着技术加速迭代演进,人工智能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正深

  • 这些年轻人为何偏爱“租赁消费”?

    租相机、租衣服、租玩具……从数码产品到户外装备,从房屋汽车到母

  • 当前热讯:成都世运会丨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成都世运会为“史上最佳”

    成都世运会将于17日晚闭幕。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1

  • 首次在中国举办!中海炼化亮相世界化学工程大会

     7月14日,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

  • 歌唱和平 共创价值 中国银联圆满护航中美青少年友好交流活动|每日视讯

    7月16日,暮色轻抚天坛祈年殿的鎏金宝顶,夕阳为紫禁城的琉璃瓦镀上

  • 2025年“鼓岭缘”中美青少年合唱周闭幕演出在京举办

      7月16日,在中央歌剧院,中国青少年演唱歌曲。 &e

  • 机票买贵能退差价吗?多家航司回应-时讯

    眼下正值暑期出游高峰。在社交平台上,买完机票就降价机票越早买越

  • 携程宣布启动10亿元人民币旅游创新基金

      记者从携程集团获悉,5月26日至31日,由携程集团主办的

  • 中国人民银行将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5月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

  • 新疆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6% 需求活力持续释放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 旅游“智”量提升,如何既有效率又有温度?

    AI的深入应用不仅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也为景区、旅游企业带来全新

  • 3月4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31个点

    中新网3月4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据农业农村部监测,3月4日

  • 新春走基层 | 铁路人的春节:错过团圆,守护团圆

    新华网郑州2月5日电(杨登媛) 春运期间,无数铁路工作人员坚守岗

  • 沉浸式感受春节文化 世界各国涌现新创意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佳节。近年来,春节先后被列入

  • 千里归途共团圆 新华网携手长安启源温暖回家路

    归乡,启自内心的期盼,源于对家的思念。新华网携手长安启源,温暖

  • 感冒好了,低热还在怎么办

    1月23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旅游
    • 高原种子“上天入地” 开启生命新旅程

    • 从“乘风”到“造浪” 浙江古镇化身国风时尚新地标

    • “零关税待遇”彰显扩大高水平开放决心(和音)

    • 最新外贸成绩单发布,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外贸形势?